這部電影令我看到生氣,氣他到底要讓我哭幾次!我哭到咳嗽!太誇張了吧!當初在院線時朋友跟我推薦,我還以為是什麼爆笑喜劇片,也感謝朋友啥都沒跟我劇透,當我看到Netflix預告片時,我有預感看這片我會很慘⋯⋯
因為泰國很擅長喜劇,在大略知道故事主題的前提下,原本以為會是先爆笑、最後離別時感人,這種可以預期的「鐵包袱」走向,想不到電影是人文拉滿!毫不灑狗血,寫實的生活小事鉅細靡遺,從「計畫」的靈感來源就處理得驚天動地的相反(我是指很多商業電影會先鋪陳他們要「幹一票大的!」那樣仔細計畫、帶給觀眾高期待),而這片的一開始,金孫就是個平凡想當自媒體去獲得名利的時下年輕人,沒人跟他講要去「動遺產的腦筋」,只是看到自己堂妹照顧阿公的結果,讓他獲得靈感要去照顧外婆。我們當然知道他的意圖,可是不要太計畫的原因就是,不要讓主角邪惡化(一開始有壞念頭後來改觀也是商業電影常見手法),我認為首先這片就有一個平實的「起」。
大概看到電影中間(所謂「承」)我就快要難以抵抗了,生活的小事、平凡的對話,阿嬤講述過年第二天的寂寞、講述「有你陪伴很好玩」等,就足夠勾動太多情感,導演的鏡頭也不花俏,好幾個定鏡看起來步調很慢,實則用畫面給觀眾很多情感堆積的空間,例如去醫院檢查時,地上都是排隊的拖鞋,兒子跟著拖鞋在室內繞了一圈才到排隊尾端,可是下一場就是接檢查完了,我覺得這剪輯就很高明,沒有透過台詞、或是演出他們等的很無聊很累,就讓觀眾知道他們花過很長時間;另外,孫子一根一根撿起外婆毛衣上袖子、肩膀的白髮那一小段落,我就知道片尾一定完蛋,因為導演連這種小舉動都捕捉到深刻的情感,何況是我們可以預見的告別呢。
「轉」,小安對阿嬤生氣,甩開了扶著輪椅的手,可能有些觀眾會在這時生氣,氣主角的不成熟與賭氣,但我卻不怪小安,因為他只是還不知道自己多幸福,就像我們所有人都是,人在每個生活的當下,都不會知道未來還有多長,在親人過世之前,也不會知道「就算是生氣、就算是吵架,也要人還在才有得吵,才有得講出那些氣話」,有天阿嬤若不在了,那就真的不在了。
「合」,我空個幾行,不想被暴雷的就別看下去了。
.
.
電影的最後我哭到咳嗽,不只是過世離別而已,乃是劇本給了所有人、所有情,的「和局」。後輩常常會對長輩有不同的期望,期望長輩給自己想要的東西/愛的方式,然而這片就可以知道,每個家長也只是凡人,怎麼樣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呢?這片卻讓我們看到,阿嬤對所有人的愛,她想陪女兒生活、幫助自己的兒子、祈禱兒子的健康、石榴樹,以及最後的大絕招——
阿嬤不是因為金孫做了什麼才換得報酬,早在兒孫孝順之前,母親(媽、嬤)就先愛著所有家人了。
這片的意涵太強大、愛給得太滿,臺詞寫得精簡又富有好幾個翻轉,不囉唆不說教,結局頭尾呼應:掃墓、灑花瓣,小安隨便灑灑因為阿嬤說會來看他,微風飄逸,小安靜靜地微笑著。
男主角的拙髮型、臭直男常講白痴和欠揍的話,實在都非常讓人有感,他的酒窩也增添可愛,觀影之後查資料才知道他是超紅男星,IG是378萬追蹤呢!
配樂以鋼琴為主,非常溫柔,不知怎麼展現一種與日本電影不同的風味,這片實在絕頂,沒有任何我有異議的部分。
在這片之前,我看過的告別式爆笑喜劇有《超完美告別》,超爆笑。感人的電影有日本電影《漫長的告別》、《送行者》等,寫實的發人省思讓人探討交代後事的紀錄片《多桑的待辦事項》,而這片,著實應該會席捲亞洲華人家庭,我其實花了好幾天才看完這片,因為每看一段我就要暫停讓自己喘息一下,特別是電影到一半的時候,祖孫感情越好、越開始有些心底話的時候。
電影最後我真是哇哇大哭,啊不就還好我在家裡自己看,要是在電影院還得了啊!?總之,這片2024年上映的電影,很可能要成為我2025年看過的最佳電影,儘管今天才一月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