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拼命想活在當下。在印度,人們在道場裡坐了20年,試圖活在當下,做瑜伽、冥想,想得到活在當下的感覺。多數人活在恐懼之中,因為我們會把過去投射到未來
麥可喬丹是個神秘的人,他從來不去想任何過去跟未來。他的天賦並不是他能跳得高、跑得快、會投籃,他的天賦是他能完全地活在當下。
多數人拼命想活在當下。在印度,人們在道場裡坐了20年,試圖活在當下,做瑜伽、冥想,想得到活在當下的感覺。多數人活在恐懼之中,因為我們會把過去投射到未來
麥可喬丹是個神秘的人,他從來不去想任何過去跟未來。他的天賦並不是他能跳得高、跑得快、會投籃,他的天賦是他能完全地活在當下。
日本唱片公司 avex 上傳了多位旗下藝人的演唱會實錄,很多部到今晚23:59就會關閉了(期間限定),在上一個月裡,我看了 27 場演唱會,剛才發現因為影片長度太長、每場都兩小時左右,免費的網頁轉檔都抓不下來,覺得有點感傷不能留念,只好留下文字做個紀錄。
27 場裡我看的都是 大塚愛 和 大無限樂團 的演唱會,本來我不算 大塚愛 的歌迷,只是知道幾首她特別紅的歌,例如:戀愛寫真、SMILY 之類。但這幾週內我把他歷年演唱會全看完了,覺得是她是很厲害的藝人,創作路線非常清楚,每張專輯都以「愛」為名,演唱會也都以「愛」為主題,歷年的演唱會裡各有看頭,除了鋼琴自彈自唱、樂團裡總是有管樂、一定會有慶生橋段、一定有穿女裝的鬍子高個舞者在狂舞(他很有趣!)、舞群的設計都非常歡樂、常有送小禮給觀眾的設計,也有兩場特別多電音 mix 的編曲,大約兩場特別多爵士編曲,綜合而言,在聽覺和視覺和互動上,都有顧到,如果是她的日本歌迷,應該都是非常享受的。相比起來,我以前就很喜歡的 大無限樂團,演唱會反而沒那麼好看,因為每場演唱會幾乎都是以「樂團表演音樂」為主,娛樂噱頭沒這麼多,而主唱的現場偶爾會有音飄的狀況,大塚愛十幾年來的每場音準都非常準,在她可愛的外表下,創作與表演的實力實在不凡。
一開始看預告片,以為只是熱血笨蛋式的奮鬥愛情故事(推薦《沒關係,是渣男啊!》),看了才知道完全不是,開始的20分鐘我就哭了第一次。覺得相當厲害按下了暫停鍵,查了這部電影的資料:
直接在 google 搜尋「男人真命苦」會找到 1969 年由渥美清主演、山田洋次原作、導演的日本富士電視台電視劇,以及由松竹映畫所製作,全長50部的喜劇電影系列(男はつらいよ)。
開門見山我就直接說結論,市面交友軟體很多,然而除了界面你用得上不上手之外,我認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戰場。每個軟體的使用年齡層、族群略有不同,若不是你容易吸引到的圈子,你就不容易有結果,除非你的條件和社交能力吃得很開,否則大致上不會像廣告那麼神(廣告當然都會誇大),因此比起哪個軟體容易交友、容易約到對象,把自己外表打理好、學習交談網聊的技巧,是自己要努力的。

《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

電影史上有諸多藝術家,他們堅持不落窠臼、為音效而創作,例如虛擬生物該是什麼聲音、戰鬥機空戰又是什麼聲音,或許很多時候,音效比配樂更不被觀眾注意,然而電影的所有幻覺中,音效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阿部寬「不能結婚的男人」多年後的續作,在寫這樣的作品時,要單純寫一個令人討厭的人容易,但作為主角卻又不能單純只有這個面向,除了演員帥之外,還要融入很多元素:喜劇感、他善良的一面、他吃虧的時候,這些都要拿捏的巧妙,才會讓人想看下去,並且讓人明白說他是個性乖僻,又不太懂說話的藝術,並不是個機八人,這部蠻妙的是,把阿部寬推向一個「一男對多女」的處境,令人失笑:「喂~~怎麼可能身邊的女性都慢慢開始對他有興趣啦~~~」結局也還算可以,雖然不能結婚,但多少,也能交些朋友吧,其他的就再說了
《最初的晚餐》

如果你喜歡日本電影的寧靜淡麗如《海街日記》,如果你難擋家庭/親情的題材如《小偷家族》,如果你喜歡如《送行者》般悠揚的弦樂,那這片要推薦給你。(如果上述元素都中你,《漫長的告別》也千萬別錯過)
兔嘲男孩

一開始很驚訝還有人拿希特勒為主題拍電影,看了之後,好多地方我都一直哭,導演拍出了最純粹的情感,像戰爭和平這種已經拍過無數作品的題材,他卻用孩童的視角,將一切變成像是一個遊戲,然而現實世界並不是遊戲,有歧視就有戰爭,有戰爭就有死亡,困鎖得等待救贖,等待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