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提劇情或是其歷史意義,單講技術層面。
以紀錄片來講,這片的剪接很棒,脈絡相當清楚,當你在拍攝紀錄片時,你自然是一段長時間、記錄了很多很多的素材內容,而最後要留下哪些片段,則是一門學問與工程了。
除了幾年前的《翻滾吧!男孩》,是廣為人知的紀錄片佳作之外,近年我看過另一部跟運動員有關的紀錄片,那片就有點可惜,有很好的題材和素材,但敘事邏輯絮亂,導致雖然觀眾很想知道該名運動員的事、卻有一個東西南北打轉的迷路感,只是好險故事的結局是個奇蹟式的、英雄式的結局。
跟那部紀錄片不同的是,《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看起來好像沒有個好結局,或說令人感覺到「意義非凡」的英雄式的結局(如同《翻》他們最後得了金牌,一切努力都有了回報那般),那該怎麼辦?創作者該如何處理拍了好幾年,最後要下的註解?
因為我自己也參與目睹了片中的社會運動事件,因此在觀影的過程中,格外的感受到,當中有很多人說的話、很多事件的描述,都看似可以再更「多」一點,更「完整」一點,而我認為,導演沒有這麼做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透過剪接,當然可以引導觀眾到很多地方,我們可以透過剪接把凡人變成英雄、也可以透過剪接讓英雄變成惡魔,但那些並不是本片要做的,本片要做的是記錄下那些事情的「過程」,而不是引導觀眾去批判那時候的社會與事件,這樣的距離很難抓,特別當拍攝者是親身經歷的當事人、見證者,他如何身在其中,卻又客觀報導,呈現某個他已經選擇過的主觀視角,讓這些年同樣身在台灣的觀眾能感受自己體會過的事,卻又多了一點點、而不在台灣的觀眾,能看懂、體會,這個記錄片記錄下的人物。
影片開始時,便聚焦在兩個人身上,一個是參與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國留學生,一個是社會運動的核心角色。因為我自己也知道之後發生了什麼,便格外的好奇他會如何解釋陳為廷的醜聞,如我上段所說,透過剪接,我們可以美化這個人,當然也可以醜化讓他黑掉,然而最後本片呈現出來的,一如我心中的想法:人不是聖賢,不是一個衝社會運動為公平正義抗爭的人,就代表他沒有缺點,當然他也因為他做過的事導致他的形象無法參政,但這些並不代表他就黑或是白,他跟你我一樣是個人罷了。我在公共場合看到有慾望的東西也會有衝動,但我沒有去做,就好像,我看到不公義的政府,我也並沒有衝去抗爭一樣,他做了他幹了那些社會運動和性騷擾,或許就像他說的,都是一場冒險,只是結局截然不同。不需要解釋什麼,他犯罪是罪犯,從明星變成落水狗,每個事件每個面向本來就該分開討論,就像:一個好老師未必是好廚師,爛老闆未必不是好爸爸好丈夫,好運動員未必是好生意人,好職員未必是守法好公民,該討論的永遠只能在某個範圍內,得到相對的、比較過後的結果。劇中人,他們都不是神人、聖人、超人,當然無法改變台灣,而實際上,本來一個國家就不該等待某個從天而降的救世主,而是靠多數公民的自覺與努力,讓國家走向更理想的地方。
最後關於這片,我想引用友人的話下註腳:「我們參與社會運動,也許並沒有改變社會,聽起來很令人沮喪。然而,正因為我們參與了社會運動,那些運動改變了你我。」
不管如何定義好或壞,不管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