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幾年續集消息出來時,是 基努李維 的兩部續集電影消息一起出,令影迷驚喜,《駭客任務》、《捍衛任務》,這兩個 基哥 的「任務」,都要推出第四集,這樣的巧合令影迷莞爾。
後來我們看到《駭客任務4》實在不太妙,那這部呢?
還記得前幾年續集消息出來時,是 基努李維 的兩部續集電影消息一起出,令影迷驚喜,《駭客任務》、《捍衛任務》,這兩個 基哥 的「任務」,都要推出第四集,這樣的巧合令影迷莞爾。
後來我們看到《駭客任務4》實在不太妙,那這部呢?
我的鯨魚老爸
這片的主場景都在主角家中,蠻像舞台劇的(單一場景的獨幕劇),片子的主要角色也就五位(爸爸/媽媽/女兒/朋友/傳教士),光這樣看感覺會很沉悶,我當天也是在一個睡眠不足的情況下看的,然而卻沒有睡著,一段一段的揭開這位主角的故事,相當好看!
那個男人
一開始看到片名覺得怎麼取得那麼隨便?這片名一看就是以後要提起這片的時候會想不起來的片名嘛,跟 佐藤健 主演的《那一夜》一樣,片名有夠普通,結果,也跟那片一樣,好看到一定會記得啦!
會在上映第一天衝去看的應該都是老粉居多。我今天也在同場碰到另一位觀眾也是穿著球衣和球鞋來看。我在觀影時觀察觀眾的反應,肯定有些人是像我一樣對於山王戰的內容倒背如流的,也有一些觀眾是喜歡灌高,但是不見得記得那麼多細節。我自己看的時候,比賽的內容是非常熟了,誰會說哪些話、誰會有哪些表現、哪球會不會進...等,那麼,在我非常熟「劇本」的情況下(欸拜託,不同版本的灌高漫畫我有四套!夠熟了吧),我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嗎?
跟《四疊半》同系列的動畫電影,男女主角換了畫風,重要的配角則是類似,and 學園祭事務局長 應該就是四疊半 裡的...我忘記名字了,很像校園裡的糾察隊就是了,那個局長變帥了,大概是為了符合男扮女裝的設定,也可能根本就是不同人吧。
故事的走法有跟以前常見的不太一樣,算是稍微有點小亮點,其他部分大致上維持 假面騎士 系列越常見的賣玩具路線,也就是不需要什麼解釋就能有(曇花一現的)新型態。
我很喜歡 Geats,Revice 我也有看,所以這劇場版我原本是相當期待的,不過看完依然是沒半點興奮感。反而變成故事的前半段就給驚喜了,後段除了一堆打打打之外就沒啥了,媽媽的惡魔讓三小孩合體,後面反派再次集結稍微給些趣味,跟大魔王的對打 Revice 反而是初始狀態,不太明白。最強型態應該用在最後不是嗎?不過也不太在意就是了。現在回頭看,假面騎士 電王 劇場版 能一出再出,真不是沒原因的,至少每次時光旅行都有趣多了。
漫威宇宙持續在前進,但編劇大概沒有想到,演員過世怎麼辦?這部電影想必是在這樣的錯愕中,試圖讓故事繼續,並且該給的角色要給、還要能夠持續接力此階段的漫威計畫。這樣的狀況,在《玩命關頭》系列也有,《玩》是用後製的方式、以及角色提及還有車子出現的方式,讓角色持續出現於演員過世的後兩部電影中。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看這部,大概是Netflix一直跳出就隨意點了
這部電影有「事先了解」和沒有差蠻多的,很像行前說明啦,有的人要先看過預告片知道是什麼片再去看,有些人則會在完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觀影
這片我有看但我竟然忘了寫,哈哈哈,可見看完是多麽的無感呀~
在看之前就已經聽說評價不佳,於是跟朋友抱著「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心情看,通常這個心情也是看每部電影的最佳心態,有時候期待過高,反而有些作品還不差,卻感覺失望,不過說實在我們是抱著低標來看的,哈哈
《勇者動畫系列》
台灣漫畫家 黃色書刊 是我非常喜歡的作者,他的作品總是能把很多議題、矛盾,透過看似輕鬆詼諧的漫畫,悄悄地暈染開,《勇者系列》是用四格漫畫,講述世界觀很完整龐大的故事,如今被公視翻拍成動畫,Netflix 也有。(另外也推薦他創作的長篇漫畫《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