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習慣貶低式教育,標準公式就是:「你就是怎樣,所以才會這樣」

「就是不努力,所以才考不好」

「你就是不小心,所以才會打翻」

「你就是不走好,所以才會跌倒」

 

在年幼時期,父母為了教孩子各種事情的前因後果

時常會這樣表達,那還算可以理解的範圍

但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往往父母已經習慣這種表達法

很多時候變成只是孩子沒有達成父母預設的結果

或是孩子與父母價值觀不同

父母就開始拿這些當作威脅

 

「誰叫你要晚上出門,怎樣怎樣了吧」

「就跟你說騎車危險,出車禍了吧」

 

很多時候這兩者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甚至是誰都會碰到的意外,

沒有人活在世上一帆風順的嘛,都難免會碰到的嘛

父母基於擔心、保護、或是責備的心情

就是用那種貶低式表達法

 

久而久之,孩子根本不想讓父母知道任何事情

反正講了也只是被唸被罵被貶低而已

好像自己是什麼都不會、

什麼都做不好、

老是犯錯、

難以成功的廢物

造成自我價值低落

 

而爲什麼父母總是有話講,總是好像說的都很對呢?

因為父母老經驗、未雨綢繆、預知未來嗎?

少部分狀況是這樣,大部分時間都是——馬後砲!

 

就好像球賽輸了,鍵盤酸民就會開始檢討總教練的戰術

因為輸了嘛,知道結果了嘛

酸民要怎樣講好像都對一樣,總教練怎樣都錯一樣

只要贏球,戰術就是奇招!只要輸球,教練就是不如西瓜

 

這種馬後砲誰都會,可是當他在家庭裡的時候

孩子長大了就知道絕對要遠離自己的父母

因為父母只會給自己帶來負能量

懷疑自己、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

好像只能聽父母的,不然什麼都不對

那種父母往往還會夾帶附件、一起發動陷阱卡——情緒勒索

 

「你都大了啦,講不動了啦」

「講的都不聽了啦」

「你就是不聽才會這樣啦」

 

馬後砲為何傷害很大?

因為就是落井下石、傷口灑鹽啊

誰願意碰到壞事、誰願意受傷、誰願意不如意啊?

結果最親的家人,還要再打擊自己一次

那種心情真是沒有更糟的了

 

所以講到家庭問題

不要老是檢討是不是孩子不孝順

很多家庭,把孩子推得遠遠的

就是父母的馬後砲習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M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