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將也 小學時因為好玩而捉弄聽障同學 西宮硝子,直到某次真的闖禍了後,石田反而成爲被排擠甚至霸凌的對象,一直到上了高中仍然無法坦然的面對身邊的同儕,於是他回去找 西宮,希望解開那個結之後,自己能夠重新生活。
然後你大概會預期他們都長大了,於是也不怪罪彼此,甚至有了情愫,之後石田發誓要保護聽障的西宮,的那般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吧?
歐no~不是的。如果是那樣預期的觀眾,恐怕是會失望了,畢竟預告片的確也是往那個方向引導著,我在看之前也被誤導了。
「聲之形」在看完之後我的理解中,不只是講著女主角無法聽見別人的聲音的身體障礙,更是男主角無法與他人坦然相處的障壁,我想精彩的配樂也說明了這件事,配樂在很多地方都用了矇住的鋼琴聲,而這也在最後石田終於獲得救贖時完全開朗起來。
有些人會說步調很慢,我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平常看電影習慣索取「解答」,大部分的人看電影想要「看懂」,想要知道導演要「說什麼」,對於很多感受類的電影便會感覺不耐,舉凡:海邊的曼徹斯特、聽說桐島退社了、海街日記、王家衛或侯孝賢...等電影,覺得等老半天不知道還要演到啥時...
然而,看<聲之形>的時候,我一直覺得很痛苦,那份痛苦不是肉體上覺得很無聊的痛苦,而是心理明白主角的那份苦楚,成長的過程裡我也欺負過別人,也被排擠過,被人當面痛罵過,被人匿名攻擊過,我懂那種明明是同學,卻害怕面對他人的眼睛,覺得全世界都不喜歡自己,想要逃開想要一了百了的感覺,儘管想死,卻也同時想著,是不是有哪個人,能聽懂我的心聲?能拯救我呢?
但這世界上沒有一筆勾銷這種事。
我們往往要走好長一段路才會懂。
於是石田找到了西宮,但彼此的問題卻沒有解決,他們找回了過去的同學,可是大家只是年紀大了些而已,年紀大了一點,就會知道出口在哪裡嗎?無法的。
於是還是只能跌跌撞撞地摸索,還是無法坦率地面對問題,關於世界關於友情都有太多無法理解的部分了,更明確的來說,不管是石田還是西宮,都懷抱著恐懼在前行,面對傷痛我們會怪罪於自己,就好像電影<心靈捕手>中最後老師羅賓威廉斯才幫麥克戴蒙找到的鑰匙:「那不是你的錯」
然而你說這部片浪漫的地方有沒有?當然有啊!
一個昏迷一個在夢裡,感覺到對方要離開了、感覺到對方的呼喚,而奮不顧身跑到了相約的地方,終於說開了心底的話
原來,不是我們當朋友,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還得要我們都放過自己,一起學習成長與前行才可以
我可以面對這個世界了,我不再是個千古罪人,所有被叉叉隔開的臉龐,終於打開了,世界的聲音一下子湧入石田的耳中,我們才知道原來「聲之形」,一直都不全是講 西宮 聽不見的故事,而是石田。
很多時候動畫,不是童話
之所以做成動畫,是為了呈現了真人電影不易表現的視覺效果與感官
因為是動畫,所以冠上了迪士尼的那種既定印象的話
會錯過很多好作品的。
對我來說,創作者創作這個故事,不只是講了身障者的心情,同時也呈現了霸凌與欺負對於人心的傷害
那些部分為何要一直出現在故事中?因為寫實。體會過的人就知道,就如我有一位身體不太方便的朋友,就在臉書上寫說他看了聲之形,完全就是他以前的遭遇,被欺負,被人家惡意模仿,他都遇過
看到那位朋友的貼文我也是一陣難過,年少時大家都不懂事,會一直犯錯,儘管無心也造成了當事者的傷害,但傷害的往往不只是被害人,有一天加害者長大了,也可能活在悔恨中
我前陣子覺得自己創作了幾個故事,都有些類似的情感,例如渴望被瞭解,渴望尋找著某位互相特別註定的對象...
自己還想著糟糕,下次要換些主題,
看了這部覺得,就順其自然吧,現階段的自己能創作的故事,一定也能傳達給有同樣情感遭遇的人,那便會成為只有我能辦到的事,或是適合我去做的事
細細品味苦楚,然後告訴著他人,勇敢的前行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