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開始之後 走到第二場時
我心中開始想我這篇觀後感要寫什麼
第一點 是 音樂過多
第二點 是 是狂潮版嗎? 還是無聊版? 逗趣不等於胡鬧
我這樣計畫在心中編寫著...
其中一想法是
台灣的戲劇市場真的很苦
非要推一些"適合大眾口味"的戲 來掙些錢
為了在藝術創作的世界裡面活下去
我甚至還在想
演了頂尖好戲的樊光耀也來演這種戲
心中有些不快 擺一張臭臉快速離開劇場
然後回家
但是我在回家的路上
卻想從後面開始往前推
並且試著站在劇組的創作動機或是過程中反思
雖然我並沒有買節目單所以看不到改編理念...
這是一齣非常爆笑的戲
我 或許應該 或許可以 這樣說
藉由不斷的跳出和戲中戲
一直鬧 一直鬧 一直鬧 就是要讓觀眾笑到不行
舞台很華麗 寫實景相當成功
音樂也可以 但是實在用的過多 沒有達到原本音樂該有的目的
不管是第一場或是中間後面 音樂都有過刻意的感覺
還是講回表演
他把場景設在舞台上 我的意思是 真的舞台
所以有排演 有各自的演員對話(不是角色對話)
還有演員的私事等等
因此常用有人接手機然後當好對話和其他人對上的笑點
或者是製造出舞台上的出錯百出
造成戲的矛盾衝突不知是好的趣味 爆笑
但是 也許是 我看多了
我上半場幾乎沒有笑
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刻意
他設計的相當做作 就好像你不笑是一件不對的事情一樣
跟嬉戲的感覺有點像 就是要鬧
然而嬉戲仍然適用諷刺的手法
因此 我有特別注意一些 關於在戲中他們要演出哈姆雷特之外
一些角色各自的事情和說的話 是否別有用意
團長與太太的離婚事宜 演員男女情事 換角演出等等的
在這些事件的背後 是否涵蓋什麼意念
結果讓我傻眼
他直接在下半場的一開始 也可以說是 全戲四分之三的地方
平平白白的把空台擺在舞台上 讓觀眾可以直接看到後台 陶兒 等等
然後不同於其他場次的處理方法 完全走感性路線
講一些人生如戲 戲中的角色與演員中間的感覺
或是 舞台上的真實與演員的真實之間的三小東西
我不明白這些是想要講給不懂戲劇的觀眾聽 還是想要訴求些什麼呢?
因為我只覺得相當沒有必要
戲 本來就是假的
戲就是在"扮演"一個可能的真實
甚至還講哈姆雷特之中原本存在的矛盾點 害有上過牛杯劇本分析的我超想上台去講的
可是 你講這些到底要幹麻呢?
他到底跟莎姆雷特這齣戲有什麼關係? 只是你想藉著這個來表達自己對戲劇的看法而已嗎?
還是你要推翻 這是一齣鬧劇 這件事情所以安排這一段呢
我不能茍同 既然要鬧 你大可以直接鬧到最後
像嬉戲或是一些相聲劇一樣 把要表達的東西藏在戲裡面諷刺出來 聽的懂的人自然就會懂 至於聽不懂的人 那是他自己的問題
你只能用平鋪直敘的方式來表達 那手法就不高明了 就通俗掉了
你這樣子 就讓這一段變的好像不是這齣戲一樣
原本嘻皮笑臉在搞笑的人都一轉變成正經八百 相當矛盾
中場休息時 我了解了他們的訴求
於是我試著放開胸懷 去笑一些 就"應該要笑"的笑點
例如郭子乾直接把張國志 阿勇伯 你腳骨 蘇真昌 搬上舞台再玩一次的東西
但是我還是做不到
於是我想起了兩齣戲 一是暗戀桃花源 二是這次北藝大的畢製--死亡
暗戀桃花源也用了在舞台上跳脫的手法
有戲裡(暗戀 桃花源記)戲外(排演場) 以及戲外之外(神秘女子)
兩齣戲是一樣的手法 也有一個類似戲外女子的阿花
但這些對我而言 或是說 有看過暗戀桃花源的人 都變老梗了
另外一齣戲 死亡
這齣戲非常好看 又非常好笑
但是不會讓人覺得是胡鬧 而是真的有其笑點存在
當然他們是有刻意設計的 一些動作或是效果
可是相當自然樸實 而不是造作
我想起老師似乎說過 最近的一些戲的走向都像是"就是要你笑"的訴求
就變成連他自己都會覺得 好像不笑有點不應該似的
我今天就感受到這個 還有劇場倫理真的很差
講話的講話 遲到的一大攤是怎樣
第一場結束 門一開 一群人蜂湧進來 像是和平鴿放生一樣壯觀
我聽到暴動的聲音 很想罵人
你看電影就不會遲到 花更多錢看的戲就那麼難準時嗎
台灣的戲劇啊...
台灣的市場啊...
台灣的觀眾啊...
......
- Apr 08 Sat 2006 01:57
莎姆雷特...<狂潮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