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代白黑,1997 年發表。90 年代是球鞋設計的黃金年代,前有喬丹 11 代和墨鏡鞋,1996 除了 12 代,還有大AIR,penny 2,後又有水滴鞋,太空鞋,pippen 1,都是那幾年問世。百花爭鳴,目不暇給。
 
我大概從小學就開始注意球鞋,到了高年級時在走廊上看腳上是哪雙鞋就能猜出對方是誰,1996 年終於跟父母求得第一雙喬丹鞋也是至今的最愛—喬丹 12 代黑白後,對於 13 代自然也是抱著高度的期待,想像著它又會是怎樣的外型呢?
 
第一次看到 13 代,是在介壽國中對面的 7-11裡,翻開報紙與籃球雜誌,映入眼簾的當下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它,對一個國中生而言,面對世界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著實還在模索中,是多變而極不穩定的青春期,我只能說,13 代實在太特別了,市面上沒有一雙鞋子長這樣,而且跟 12 代完全不一樣,找不到一點相似的線索(不像後來的 kobe 4~11代),12 代是非常簡潔的線條,時尚而高雅,13 代那有如用黏土捏出來的中底造型,搶眼的白黑配色畫出彎曲的流線,腳跟的「貓眼」透著綠色的光芒,根本想不到怎麼會放一個圓圓亮亮的東西在那裡。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它,但就是超級深刻的,甚至想說:哇,真不知道這樣的一雙鞋穿在腳上,會是怎麼樣?

 

當時因為家裡整修的緣故,借住在敦化南路的朋友家,每天放學,我從介壽搭公車到敦化南路,都去鞋店看鞋,每天。對於架子上的 13 代和 air total max uptempo 愛不釋手。有一回跟爸媽的朋友,另一個家庭去逛 sogo,在大人逛街的過程中,我跑去看 nike 專櫃接近十次,阿姨看了說:好啦,我買給你。本來就是要買 13 代白黑的,結果我猶豫來猶豫去,最後拿了 air total max uptempo,跟 13 代擦身而過。

 

2005 年,我買了復刻的白/灰/棗紅配色,還有低筒的黑/白/黃。2008 年的 CDP 組合包,白黑配色第一次回歸,但我開不了一次兩雙的錢,同時也不喜歡搭配的灰黑十代,二次錯身。

 

2013 年,距離第一次看到它,已是 16 年後。白黑再度復刻,朋友的幫忙下順利入手,當我在家裡打開鞋盒,真的像是打開記憶裡 1997 年的那個盒子,我抬頭,畫面彷彿像是敦化南路的鞋店,我清楚地看著店內的擺設,我也記得當時 sogo 的店員穿著白太空 pro,13 歲的我和 29 歲的我,像是重疊一般,那心臟跳動著,那喜悅無法言喻,我家沒有小叮噹,但球鞋就是我的時光機。

 

這才是我說的收藏球鞋最美好的地方,說起來它只是一些塑膠和皮料製成的物品,也就是個「東西」而已,跟你的筆,你的櫃子,你的衣服一樣,都只是人類製造出來的人造物,可是人的情感是很細密又豐沛的,物件、商品、自己的經歷、自己與世界上不同人事物交織出來的故事,皆會影響情緒。

 

2013 年,這雙鞋的定價漲到 5300,是喬丹鞋在潮流圈正夯的時候,當時這雙只要轉手,大概可以賣到破萬元,聽到這,你是否覺得,這麼好賺,賣啊!那我請問,16 年的記憶,如何買?獨一無二的悸動,如何買?

 

16 年前我穿著國中制服,對於戀愛幾乎無知,世界裡只有球鞋和鋼彈和歌手崇拜,16 年後我已出社會,賺錢辛苦,生活也有諸多煩惱,人際也比小時候複雜不少,同時 12 代我有超過十雙,收藏的鞋子也超過百雙,but what?這是我的生活,除了不同的功能以及穿搭,我的生命就是已有這樣的元素,29 歲的人,還為了買到一雙鞋在那邊開心,在家裡走過來走過去,拿在手上看過來看過去,翻過來翻過去,在穿出門之前甚至會放在桌子邊或床頭,以便轉頭就能看到...

 

我前幾天說的絕不只是在抱怨什麼唉呀球鞋好貴,不想買了啦,哎呀沒錢了啦,球鞋定價漲薪水又沒漲,吼現在做工都很差,可惡耶!球鞋退燒了啦,不夯了啦,鞋市冷清鞋子不好賣了啊之類的.....這些當然都會有些影響,然而我真正害怕的事,大環境的改變,剝奪了我感動的那塊感官,每個人有不同的興趣喜好,我的人生剛好碰到了球鞋,正如我之前寫過的:「每個辛苦與不順的時候,我都會穿上喜歡的鞋子,讓我在每次低頭的時候,可以看到它,我就能獲得一些喜悅,一些力量,它們能夠陪伴我繼續走下去」

 

如同各種收藏品一樣,擁有,沒什麼了不起的(會在那邊炫耀的人一定心靈空洞),不買,也沒什麼關係(也不用裝什麼清高),我只怕熱情的消磨,並不是一些人說的就是不愛了,也不是錢的問題,十多年來球鞋讓我結交了各地的朋友,並且(說來誇張)也成為催化我情感的養分,我自然知道有一天不會像以前那樣購買球鞋,但若是熱情與感動也消逝,人就真的老朽了。賺了再多錢,也貧瘠了。

 

http://kenlu.net/foro/threads/wmsky-air-jordan-13.660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M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